2017年6月6日,全國第三個“放魚日”,雅礱江水電流域統籌、全江聯動,在雅礱江桐子林水電站、二灘水電站、官地水電站、錦屏一級水電站、錦屏二級水電站、楊房溝水電站和兩河口水電站同步舉行“2017年雅礱江流域魚類增殖放流活動”,放流雅礱江特色魚類180余萬尾。
上午9時30分,隨著雅礱江水電相關負責人在主會場錦屏一級水電站庫區碼頭宣布流域增殖放流活動開始,雅礱江桐子林水電站庫區、壩下、雅礱江支流安寧河、二灘水電站庫區、官地水電站庫尾、錦屏一級水電站庫區、錦屏二級水電站庫區、錦屏大河灣、楊房溝水電站魚類增殖站場址江邊、兩河口水電站魚類增殖站場址江邊等10余處放流點同步放流,180余萬尾人工增殖魚苗放歸雅礱江。本次放流品種包括短須裂腹魚、長絲裂腹魚、四川裂腹魚、細鱗裂腹魚、鱸鯉、巖原鯉等雅礱江特色魚類。
涼山州、甘孜州、攀枝花市相關部門、縣政府負責同志參加放流活動。各地漁政和公證部門對放流魚苗的品種、規格、質量、數量和疫病等情況進行了檢驗檢疫、現場監督并公證。
在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的過程中,雅礱江水電充分發揮“一個主體開發一條江”的優勢,始終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企業效益與社會責任并重,努力創建開發效益更顯著、生態保護更完整、人文環境更和諧的水電開發模式。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雅礱江水電自始至終貫徹環境保護意識,堅持環境保護措施與主體工程建設三同時,大力開展環境保護與管理系列重大科研課題的研究, 引進國外流域環保管理經驗和先進保護技術,提高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在魚類保護方面,雅礱江水電通過保留魚類原有棲息地、大壩分層取水、生態流量泄放、建設魚類增殖站和魚類種質資源庫、設置人工魚巢等輔助方式幫助雅礱江原有魚類生存和繁殖,使工程建設和環境保護和諧統一。
目前,雅礱江流域已建成投運錦屏·官地魚類增殖站和二灘·桐子林魚類增殖站,在建即將投運兩河口魚類增殖站和楊房溝魚類增殖站,覆蓋雅礱江流域中下游各電站。為保證實際運行效果,雅礱江水電采取業主直管模式運行管理魚類增殖站,逐步摸索和掌握了增殖放流魚類的核心技術。最早投運的錦屏·官地魚類增殖站通過精細化管理、魚類增殖科研攻關,成為全國少數幾個由業主自主運行效果良好的魚類增殖站之一,獲得環保部門和漁政部門的高度認可。通過不懈努力,錦屏·官地水電站取得短須裂腹魚、細鱗裂腹魚、長絲裂腹魚、四川裂腹魚、鱸鯉、巖原鯉、松潘裸鯉等雅礱江重要經濟魚類的繁殖技術突破,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10余篇,取得發明專利10項。
截止2017年6月,雅礱江水電已累計向雅礱江投放魚苗近700萬尾,有效地保護了雅礱江流域魚類資源,促進雅礱江河道魚類的生存與繁衍。(來源:雅礱江水電)